湖南田园牧歌农科公司投资5000万元,在岳阳楼区郭镇乡麻布村打造“自在云梦泽”养生谷项目。目前已流转土地1600多亩,其中种植百合200亩、湘莲300亩,栽种稻油轮作500亩,还在1500万元新建的温控大棚栽种芦笋500亩。项目辐射周边村民2000多人,村民年人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。这是我市农业农村战线产业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。
产业是发展的根基,更是脱贫的战场。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中央、省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,严格按照精准帮扶、精准脱贫的产业扶贫思路,结合各地实际,鼓励和支持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特色产业扶贫,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,发展壮大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,初步形成了“一乡一业”“一村一品”的格局,有力帮扶贫困户产业增收,有效帮助他们脱贫奔小康。
在产业扶贫方面,市农业农村局做了5个方面的工作。
选准传统产业,抓住脱贫关键。根据全市农业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潜力,把传统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抓手。2016年来,遴选了优质稻米、优质蔬菜、畜禽养殖、双低油菜、品牌茶叶、名特水产、特色水果、特色林产品八大传统产业,作为实施“一县一特”“一乡一园”“一村一品”的突破口和助力扶贫的主力军,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扶贫体系。截至今年11月30日,全市共发展优质稻米产业170万亩;优质蔬菜产业155万亩;畜禽养殖产业(禽类)2760万头羽(其中生猪300万头,禽类2460万羽);双低油菜产业182万亩;稻虾综合种养产业85万亩;特色水果产业62万亩;新扩低改优质茶叶产业2万亩;林下经济126万亩。百企帮村投入资金1400万元,安排就业4120人,新建扶贫车间18个;技术培训9466人次。
选优产业项目,稳定脱贫方式。2018年以来,全市共实施省重点产业扶贫项目70个,投入资金7220万元,共覆盖全市1116个村,帮扶28043个贫困人口,人均通过重点产业增收约1200元。帮扶形式有两种,一是直接帮扶。采取送种子、送化肥、送农药的方式,让贫困户获得生产资料,用于产业发展。平江县畜牧水产服务中心连续多年,共将120万羽土鸡苗免费发放给2万贫困户饲养,累计户平养鸡增加收入3000元。二是委托帮扶。选准有能力、有实力、有担当的企业,实施种植、养殖、加工扶贫项目,让贫困户利用产业帮扶项目资金入股,实行保底分红,同时安排一部分贫困人口就业。
激活企业帮扶,拓展脱贫路径。凝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力量,大力开展“千企帮村万户联社”行动。全市109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,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源、资金、技术、市场等方面的优势,开展结对帮扶行动,与109个贫困村帮扶联动。
去年,龙头企业在对口帮扶贫困村共投入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,派出到村帮扶人员共1800人次,建设特色(种植业)农副产品基地56427亩。带动养殖业饲养禽类1633万羽,建设水产基地742亩,畜13642头,安置劳动力就业2163人。龙头企业参与组建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08个、家庭农场2173个。由于我市“百企帮百村”活动扎实有效,市农业农村局荣获全省农业农村系统“千企帮千村”先进单位。
完善一户一策,精准产业管理。认真做好产业扶贫的管理,确保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信息精准、对策精准、管理精准,防止产业扶贫的短期化、功利化、表面化。贫困户产业信息精准,完成了“一户一策”,全市所有贫困户发放了产业扶贫明白卡,做到了产业扶贫档案资料齐全;建立了产业扶贫大数据平台,形成了市、县、镇、村四级产业扶贫信息共享;完善了产业指导员制度,全市在319个贫困村,选聘674名产业指导员,在957个有产业的非贫困村,选聘1211名产业指导员,累计选聘产业指导员1885名,明确了产业指导员的工作职责。
打造扶贫链条,稳定脱贫效果。加大扶贫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,湘阴县、华容县全域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项目,已经进入农业农村部项目储备库;全市申报了200个家庭农场、合作社的小型冷库建设项目,进入全省今年重点支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项目,预计可争取先建后补资金1000万元以上;加快扶贫车间建设,目前全市在建扶贫车间18个,计划投资8000万元;加大扶贫农产品销售力度,通过节会和网络平台直播带货,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。
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。过来,我们一直以实干笃定前行,也用汗水浇灌出了累累硕果;今后,我们更将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”全市农业农村人,对产业帮扶工作信心满满。